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3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5-27 09:07:01

梵高在其生年,只售出一幅《红色的葡萄园》,而且就这唯一出售的画作也不是遇到赏识者,而是为心疼哥哥的亲弟弟买走。谁能说这是梵高的艺术出现了问题?问题只有一个,是他生存的世界对艺术瑰宝的漠视。

在泰山苦修的两位学术巨匠,同样遭遇了这等尴尬。孙复,四举开封府籍进士不第,退居泰山,毅然止步于科场;胡瑗,则前后七次应考,均以不中而告终。

年过而立,学已大成的胡瑗,于公元1033年果断拒绝了自己第8次走向考场,而是将脚步踅向家乡泰州。

息罢科举之念,兴举教育之想。

这中间,当然有屡次碰壁科场之后的心灰意冷,也有随着知识与阅历丰厚对功名意识的淡泊,而尤为重要的是少年时就树立的“以圣人自期许”的使命感在此时遽然发生作用。

胡瑗在《松滋县学记》中说:“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在他这个逻辑链条里,兴学办校为教化之本,只有通过教化才能成就人才,而人才是致天下之治的关键。这就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治国兴邦紧紧系于一处。

从孔子、孟子、荀子、王充、郑玄、马融、何休、韩愈等一路走来的历代大儒,他们共同选择了这条退而降帐授徒之路,目的就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