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2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4-16 11:08:59

家学渊源,少年早慧,辅之勤学笃思,使得柳宗元少年之时就思致高阔,文笔超群,并广为闻达。《旧唐书》本传中说,“宗元少精敏绝伦,为文章卓伟精致,一时辈行推仰。”《新唐书》本传说,“宗元少聪警绝众,尤精西汉诗骚。下笔构思,与古为侔。精裁密致,璨若珠贝。”

信不虚言。

因为尚在13岁时,柳宗元就为一位“崔中丞”的官吏捉笔代刀,代之撰写向朝廷祝贺平叛成功的上表《为崔中丞贺平李怀光表》,这就是刘禹锡在《河东先生集序》中所讲的,“子厚始以童子有奇名于贞元初。”

公元793年,贞元九年,21岁的他进士及第。要知道,这在“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应试举子多如过江之鲫的唐朝是何等不易。

在这道门槛前,文标盖世的韩愈曾连续考了四年,博雅好古的李翱则出入了五次考场,最后才夙愿大偿。大诗人孟郊46岁才登进士第,他为此还颇为欣喜地写下一首《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大舒心中之畅快惬意。

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共赴琼林宴的共32人,其中就有22岁的刘禹锡。此前一年,25岁的韩愈也刚刚进士及第。

自此,以柳宗元为中心,不仅分别构织了韩柳、刘柳之间两条紧密的友情红线,而且还在中国文学史上镂刻下“韩柳”、“柳刘”两个专属词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