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伴随着三次进入东观修史,刘知几的心理不适与厌恶感也一次比一次更为强烈。

原因很简单,上面监修的主管太多,他们指指点点,众口哓哓,干扰太大,自己不能按照史家应有持公执正之义秉笔直书,这严重触犯了做为一个历史撰写者的心灵底线,违背了自己所尊奉的为史原则。那么,只能扔掉手中的笔,拂袖而去。

他在《史通·自叙》中书写了心中的愤懑:“由是三为史臣,再入东观。每惟皇家受命,多历年所,史官所编,粗惟纪录。至于纪传及志,则皆未有其书。长安中,会奉诏预修《唐史》。及今上即位,又敕撰《则天大圣皇后实录》。凡所著述,尝欲行其旧议。而当时同作诸士及监修贵臣,每与其凿枘相违,龃龉难入。故其所载削,皆与俗浮沈。虽自谓依违苟从,然犹大为史官所嫉。”

出于情面,他没有在上述文字中具体列出“监修贵臣”的名单,《唐会要》卷六十四《史馆杂录下》中却完备地记有:“景龙二年四月二十日,侍中韦巨源、纪处讷、中书令杨再思、兵部侍郎宗楚客、中书侍郎萧至忠,并监修国史。其后,史官太子中允刘知几以监修者多,甚为国史之弊,于是求罢史职,奏记于萧至忠。”

《新唐书·刘知几传》更为详尽地道出了他辞职的原因。“时宰相韦巨源、纪处讷、杨再思、宗楚客、萧至忠皆领监修,子玄病长官多,意尚不一,而至忠数责论次无功,又仕偃蹇,乃奏记求罢去。”他修书一封,向萧至忠提出绝不可留的五条原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