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8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5-09 18:46:02

四、南北对峙

乌衣镇一战,清军大败以后,扬州也已经失守,清军便匆忙撤往泗州,不久,又放弃泗州,继续撤退,扼守徐州。

就在清军一路哀歌北撤的时候,明军却一路高歌猛进,杨铭化在滁州得胜,对天下大势作了如下判断:清军一败涂地,再也没有能力阻挡明军的北上之势,北伐的时机已经来临,收复北京乃是大势所趋。

并且当时,一方面,湖北的袁宗第、江西的金声桓、九江的王之仁援军共九万兵力已经到达庐州滁州一带,江北可以调动的兵力达到二十万之多,一方面,堵胤锡在湖北、河南战场相继取得了不小的战果,贺珍在汉中反正的消息也传来,再一方面,山东本地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反清抗清武装起义运动,形势对明军十分有利。

所以,乌衣镇大捷一个月以后,隆武二年(1646)四月初,杨铭化下达了全线北伐的命令,以赵应元率东路军十五万人,进取淮北,攻徐州,堵胤锡率西路军十余万人,进取河南,攻南阳。

日期:2012-05-09 18:47:45

【进军中原】

(一)

中原的范围大着哩,说大了长城以内都可以说成是中原,说小了,那河南则是当之无愧的中原。

这里是汉族文明的发祥地,夏都、殷墟都在这里,从三代以来直到宋代,这里都是整个华夏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中原都是整个中国的象征,它犹如华夏的心脏一般。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