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3-20 16:17:09

【新朝的明君】

唐王于闰六月初一正式就任监国,并于七月初一正式登基称帝,改元隆武,向南明其余省份颁发了诏书,得到了各省的承认。

奉行“联虏平寇”方针的弘光朝在满清铁蹄的冲击下土崩瓦解,拥明势力终于认识到社稷存亡的主要威胁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满清朝廷,朱聿键能够洞察时势的变化,总结弘光覆亡潞王降清的教训,不再屈辱求和,在杨铭化的建议下,隆武朝制订了“联寇逐虏”的国策,即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抗清势力,抵御清廷的进攻,包括南来的大顺军余部、四川的张献忠大西军。

这是隆武朝的大政方针,虽然这个方针本该在弘光朝就实行,但现在不失时宜地高举抗清大旗,符合了汉族百姓反对满洲贵族强制推行的剃发改制等民族压迫政策的愿望,既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隆武帝继位十天后即闰六月初十,就诛杀清廷派来的招降使者马得广,敕谕文武臣民曰:“朕今痛念祖陵,痛惜百姓。狂彝污我宗庙,害我子民,淫掠剃头,如在水火。朕今诛清使、旌忠臣外,誓择于八月十八日午时,朕亲统御六师,御驾亲征??”,显示了朱聿键抗清的决心。

除了“联寇逐虏”,朱聿键还针对万历以来的党争给国事带来的危害,提出了消除党争,“用公舍明”的方针。就任监国时,他亲自撰写了“缙绅”“戎政”“儒林”三篇《便览》,其中说“盖国家之治,必文武和于上,,始军民和于下。不然,立败之道也。”“孤惟帝王之御世也,必本祖法而出治。治不独出于帝王,必与文武之贤者共之。始于得贤将相,终于得贤百职,四海兆民,方有信赖。民安则华强彝服矣。??帝王量大,则识必高。识高,必用舍公明。又何有乎东林、门户,魏党、马党之纷纷哉!呜呼,三党成,偏安矣;四党成,一隅矣!”下文说,他“监国越省,创设有司,约率众而本己,官不备以惟人;焦劳昕夜,惟贤是求”。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