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而永历朝虽然有过数次反攻的大潮,但为何次次失败,虽然与朝廷的不作为与人心的分散有关,但决不可忽视客观的环境,那就是大片疆土已经沦陷,明清对比的实力大为悬殊,浙闽赣等富庶之地尽入敌手,挽回的余地便相当小了,说白了就是南明丧失了前两次的机会之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的地步了。即便把握住了机会,弘光朝可以守住关内之地,隆武朝可以匡复黄河以南,但永历朝最多只能匡复江南半壁,实力如此,不必多言。

总结下来,弘光朝确实是亡于盲目无知,隆武朝亡于无兵可用,永历朝便亡于强弩之末了,这三朝,前者虽有江南半壁,却没有意识到天下大局的变化,这便该死,自己尚且没有挽回之心,何必让后人为它惋惜。后者虽有多次机会,但所谓强弩之末,人心分散,大局上已经输给了满清,即便谁谁力挽狂澜,挽回的余地依然不大。中者虽丢失江东之地,但有心挽回,并且大局不至于很糟糕,缺就缺在几个偶然性的原因。

如果没有出现浙江不知唐王已经监国,如果没有重用何腾蛟而是重用堵胤锡,如果唐王在浙江监国而不是在福建监国,如果隆武帝有班底支持而使郑芝龙不生异心,如果那样了,历史恐怕要改写了。但总结南明三朝,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打仗的人是不缺少的,缺少的是有将帅之才的封疆大吏,即便有将帅之才的,像堵胤锡、张煌言、陈子龙等,都是底层官员,无法被发现或重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