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战国以前,华夏诸国没有统一的信仰,甚至没有统一的文字,如果非要找出一个的话,怕也只能是“周礼”了。汉朝武帝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成为中国的主流的统一信仰,在六朝隋唐时,儒学与舶来品“佛教”产生交流融合,因而有了佛道儒的三教归一,到宋朝时,终于发展出了儒学上的极品“理学”。

理学的先驱,北宋的程颐、程颢,号称“二程”,南宋的朱熹,号称朱子,是汉文化圈内响当当的人物,差点就超越孟子,成为亚圣了。历来各界对理学都充满了鄙夷充满了偏见,因为理学中最经典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一句话“存天理,灭人欲”,使得理学成了现代自由民眼中的魔鬼学说。但理学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在理学诞生的初期阶段,对于压制人们的无尽的欲望,维持社会稳定,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理学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第一,他使得人们变成了天理的奴隶,是畏于天而非自己约束自己,第二,理学对人们的要求过高,使得大部分人无法完全遵照理学的要求来约束自己,但又不得不照着做,因而也就造就了大量的伪君子、道貌岸然的道学家,第三,理学多为不知变通之学,初期尚能对社会产生益处,但一旦过于普及,必然会导致许多人的无端的顽固排斥新文化,对社会无益。

明代便是以理学为官方的正统思想的,但在明初理学之下,尚能出现刘基、宋濂这样的精英士大夫,而到后期,靠理学而名垂青史的,就寥寥无几了。事实是,到了明代,理学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尾声,必然要有新的学说诞生。果不其然,明朝的历史才过去一百多年,儒学历史上的又一个大家王阳明便诞生了,此后,更是因为他的“格物致知”“致良知”“心外无物”等心学学说而一炮走红,心学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