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3-26 12:37:25

------------------------

国宝迷踪系列之《蒙面双鼎》

=========================

由此看来,宋兑成做生意比做官更拿手,专业做官还远不如业余打理祖上生意得心应手。或许他天生就是做董事长的材料吧,只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做官高于一切的思想让他蜗居于官场边缘,使得仕途碌碌无为。

转眼之间,几十年弹指一挥间,宋兑成也老了,从教育部门退了下来,专心一致打理自己家的生意。和仕途做官的重任就落在了他的儿子宋金玺身上。可喜的是,宋金玺没让宋兑成失望,在他三十岁那年,也是道光三十年(1850),高中进士,联捷翰林,这真是喜上加喜,宋府上下,人人高兴得眉飞色舞。

(1850年道光皇帝廷试的状元为陆增祥,榜眼是许其光,探花是谢增。宋金玺为庚戌科二甲五十四名进士,第十六名是袁保恒。道光皇帝对宋金玺这名字有些不舒服。“金玺”是皇帝的“大印”。他觉得应该改一下,于是御笔一挥,改为“金鉴”,不仅保持了原名的意思,而且还含有更深层的意思:得一贤臣就得了一面镜子。但宋金鉴并没能成为道光皇帝的一面镜子,不久之后,道光皇帝就升天了。宋金玺此后便更名为宋金鉴,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明清时,在所有的进士中,只有一甲三人可直接进入翰林院,二甲和三甲中挑选精英考试才可成为庶吉士,目的是让他们可以先在翰林院内学习,之后再授各种官职,少数庶吉士也能成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清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但大多只是“见习官员”、“储备干部”,从事着编休的工作,无具体实权。也就是说,头顶着翰林的光环,干着京官中打杂的事,官阶为七品。后来,宋金鉴供职于刑部,也只为一般职员,平生并无做过高官。但对于歧山县而言,宋金鉴还是清代第一读书人,整个清代,歧山县只出了一个翰林,那就是宋金鉴,也算上可以载入史册之人。如今,歧山博物馆还珍藏有宋氏手书碑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