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有大臣劝谏:“金国这是派使者来窥探我虚实。我看应以言语狂傲之罪,将使者斩首,或者囚禁,不可让金国测出我朝虚实。”

童贯和白时中、李邦彦担心这样只会更加激怒金国,最终还是对金国使者厚加馈赠,礼送了回去。

金使留下了一份国书,童贯等人打开一看,竟然是一道檄文,文中痛斥赵佶昏庸无道,背信弃义。说赵佶不可为国君,扬言让赵佶退位谢罪,否则将吊民伐罪,挥师直取东京。

童贯不敢把这道檄文呈给赵佶,倒是少宰李邦彦想了一想道:“不如就这样呈上去,或许反而是好事。”

赵佶看了檄文,泪下无语。

赵佶此时想起了在童贯手下任参谋官的宇文虚中。宇文虚中字叔通,成都华阳人。大观三年(公元1110年)进士及第,历官至中书舍人。此前因直言进谏不可与金国结盟攻辽而遭贬谪,后重新被起用。

赵佶对宇文虚中说:“前宰相王黼不听你的劝告,终致灭辽之后,金国大举南侵。现在金兵两路并进,事已至此,该如何是好?”

宇文虚中道:“启奏陛下,朝廷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已经是激起天怒人怨,所以才会有如此大祸。臣以为陛下应先下诏罪已①,痛革弊政,使人心悦、天意回,然后择用将帅御敌。否则上天震怒不息,军民不肯效死,江山社稷危在旦夕……”

赵佶流着眼泪让宇文虚中起草《罪已诏》。在这份诏书中,宇文虚中对赵佶在位二十六年的“政绩”给予了精辟总结: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