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不难发现,孟子的“井”字格也好,“圭”字格也好,都是平均地权的意思。孟子所代表的儒家又坚信,人类之间(包括王公贵族之间)的纷争、冲突源于分配不均,而非贫穷,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因此孟子引进平均主义设计田制,是为均田制,井田制、圭田制则是均田制的具体形式而已,以争取实现一个先天就整齐有序、稳定和谐、没有贫富差距的、带着浓厚儒家色彩的理想国。

为了防范出现后天性的贫富不均,孟子又设计了一个对应的税赋制度,第一,采取轻税赋率即“什一税”。第二,采用助耕法(助役法),而不是直接征服实物或者货币。具体做法就是每到农忙时节,九家先为一家干活。孟子为了证明自己言之有据,不是胡说八道,又引用《诗经.大田》的话,“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强调在周朝的时候,贵族们就是这么做的。(注2。)

基于人性是自私的,人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加之人类社会一直崇尚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或许可以认为孟子所谓的井田制至多是一个设想或者理想,实际上并不存在。不妨从周民族的发展轨迹、晋国从小国变成一个次国的过程,来分析春秋之世的特权阶层如何分配土地。

春秋之世的特权阶层,包括周天子、诸侯、卿大夫三级封建领主,其中,周天子领导的世家称作王室,诸侯领导的世家称作公室、公家,卿大夫领导的世家称作家或者私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