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恩仇中变

“名望相近则相嫉妒”,权位的互相逼近是矛盾丛生乃至反目为仇的先河,无论两人起初多么地情同手足,多么地推心置腹,最终还是发展为政敌。

当然,他们的恩仇中变不仅是两位能臣人际关系的破裂,也是自从嘉靖中期以来,久已习以为常的内阁倾轧内讧的缩影。

江山代有新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张璁、桂鄂之于杨廷和,夏言之于张璁,严嵩之于夏言,徐阶之于严嵩,高拱之于徐阶,后者无一不是经过触目惊心地阴谋斗争才得以搬倒对方,登上首辅之位。

高拱、张居正二人心高气傲,个性很强,都自负为不世出的宰相,渴望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且都具有强烈的权力欲,这些志向、性格上的相似点存在颇多互斥因素,最终决定了他们必然中途分道扬镳。

隆庆六年(1572)五月二十六日,年仅三十六岁的明穆宗隆庆皇帝驾鹤西归,临终前亲自嘱咐高、张一同辅佐幼主,他们同受顾命,而高拱此时位居张居正之上,两人关系由此也急剧发生变化。

张居正非等闲之辈,不甘久居人之下,而穆宗的突然崩逝又使高拱失去了最大的靠山,聪明机智的张居正把握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会,联合与高拱有隙的司礼监太监冯保和新皇帝的母亲李太后,迫使高拱罢相,回到河南老家。

当然高拱本人脾气急躁,心胸狭隘才是他的致命弱点,决定了他早晚将败给老成稳健、委曲隐忍的张居正。与他同时代的史学家王世贞有谓:“拱为人有材气,英锐勃发,议论风起,而性迫急,不能容物,又不能藏畜需忍。有所忤,触之立碎,每张目怒视,恶声继之,即左右皆为之辟易。”明末大散文家张岱也认为高拱一生几次险中奇祸都源于他性格的偏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