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讲我的故事前,我先跟你介绍介绍樟木头收容所。

1955年7月,广东宝安县委根据珠江地少人多,谋生不易,失业人数增加的情况,制定了《宝安县边防区社会清理遣返工作计划》,分三批对解放前后流浪到珠江地区的少数外籍人员和一些“不务正业的流氓、兵痞及不法地主、富农、被管制分子”等进行清理遣返。据我所知,那个时候共遣离近300户及其家属700多人。

当年的收容所设在如今的红岭北路,几间旧砖房,隔成七八个小收容仓,每个仓里可容纳三四十人。60年代主要收容乞讨人员。到了70年代,边防线上青壮年偷渡香港成风。收容所主要收容遣送外逃人员。到1974年后,被收容遣送的人员剧增到一天200来人,每天都要发两三班车送到樟木头收容。到了70年代末,一年的被收容遣送者就达到10余万人。

那时收容所里平均每天滞留1000人,最多时达到3000人。一百多平方的收容仓里挤了一百多人,被收容的人想打架都没地方。里面太挤了。厕所建在收容仓里,一天吃两顿饭,标准是几毛钱。通常被收容人员都会被迅速分流转移,属于宝安本地的就安排回家,外地的就转送广州或樟木头再转送回内地。据说,送到湖南、江西、福建的最多,尤其是湖南。

80年代后,收容所开始主要收容“三无人员”,“三无”就是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每天要送1400多人,有时不得不动用火车,需要两个车皮。这10多年里,无数来珠江的寻梦人经历了炼狱般的收容过程,所以我说这是寻梦者的梦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