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接下来,在惨烈的巷战中,陈邦彦身中三刀被俘,被押往广州。

劝降无果后,佟养甲下令将其押往四牌楼,在稠人广众之中将其“寸磔于市”。

临刑前,这位忠贞之士赋绝命诗:“崖山多忠魂,前后照千古。”

陈邦彦自起兵以来,日仅食一餐,晚上和衣而卧,枕戈待旦,与部下同患难,共劳苦。

因此他带出来的队伍,在各路义军中,战斗力是最强的,曾多次对陷入危险的其它义军施以援手。

所以,闻其死讯的各路义军,无不“泪飞顿作倾盘雨”,为这位令人敬重 “陈老师” 的离去,真诚地悲伤和惋惜!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英烈士除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并有“粤中杜甫”之称

比起前“二忠”来,“岭南三忠”中的“第三忠”陈子壮是学习最好、官位最高、年龄最大,死得也最残的一位。

陈子壮,广东番禺人,年少时就异常聪明,是个“七岁能文”的神童。

1619年,年仅24的他,在“全国公务员考试中”,高中第三名(探花)。

其后,加入公务员的他,先后勤勤恳恳地为四个国家领导人(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服过务。

到了1632年,己是“四朝元老”的他,已官至礼部侍郎。

连自命不凡的崇祯帝,也每每称其“先生”,而不呼其名。

但后来因“政见不合”,他被崇祯赏了一顿“廷杖”后,“幸运”地下了诏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