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按阳明的意思,他没有说朱熹的这种说法就完全错了,他认为朱熹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他说的这种“格物”之法是给谁用的?凡人和贤者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格物”,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了。世间的事事物物浩如烟海,没有一个什么该“格”,什么不该“格”的标准,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格物”中去,这不正是庄子说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吗?这也正是当年阳明“格朱子”累倒的原因之所在吧!

而“圣人”这个一般在传说才能出现的品种,用这种方法格物是可以的,因为圣人的心体可以时时和天理保持步调一致,当圣人“格物”时,所“格”之物不用选择也可以恰中天理,没办法,人家本来就起点高,我们也不需要过于眼气他们。对于凡人和贤者,心中难免有私意梗堵,此时他们最需要做的是将心中梗堵的私意给“格”去,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般拿着一个外物就去“格”。

圣人需要做的是“尽心知性”,这里用了一个“尽”字,请大家仔细玩味,不需做别的事,将此心“尽”了就行,这该是多么廓然大公的心体啊,除了圣人之心,谁敢夸此海口?对于贤者的功夫用了“存心养性事天”的表述,贤者的心要“存”还要“养”,这就需要下一些功夫了。而对于凡人,就是要“困知勉行”了。按朱熹对“格物”下的定义,要初学者就要“尽”此心去“格”外物,这不是太荒唐了吗?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