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朋友并不是平时请客喝酒,而是有了危难的时候能出手相助。因此,李鸿章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即使是从自身立场清廷也必须要帮助越南,当时的民间改革派报纸《申报》、以及抵抗派都已经看到:越南与云南、广西等省接壤,越南乱西南也会乱。这和西北道理是一样的。然而,清廷对于李鸿章的这次意见反而非常重视且认可。上到慈禧暗中派人联络中法媾和,下到李鸿章与法国谈判,皆是清廷已经认可了李鸿章的主张。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三点:

其一:此时的中国迎来了较为安定的时期,因此,清廷希望在此阶段发展经济、搞好民生。自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已经打了30年的仗,急需一个和平时期发展经济。这是从最冠冕堂皇的角度来谈。

其二:从统治者慈禧自身角度来看。当初支持左宗棠,那是因为自身权力并不稳固,她急需有一个显示自己睿智,有能力、有信心、有魄力,优于大部分乃至所有男人的机会。因此,他支持了少数派的左宗棠。而中法战争时期,慈禧的权力已经稳固,可以说,任何皇族势力都无法撼动她的统治地位。因此,贪恋和平时期的权力享受便成为了她的主旨。

其三:从权力制衡角度,左宗棠的威望绝不能再高了,再高的话慈禧恐怕都将不能驾驭。而且,左宗棠的性格与李鸿章的为人对比之后,自认为治国有术的慈禧已经认定李鸿章才是她治理国家最得力的助手。况且,左宗棠的年龄已经70岁了,而李鸿章还不到60岁,从精力上上说,倚重李鸿章显然要比倚重左宗棠更长远,为此,进入了“抑左扬李”阶段。左宗棠的势力本来不及李鸿章,再加上慈禧等最高层的统治阶层的因素,李鸿章可以轻易地击败左宗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