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09-21 19:37:22

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算是历史原因,北洋舰队成军早,军舰买得早,都是八十年代的产品,那时候还没有速射炮,都是慢射炮,九十年代才有速射炮,联合舰队正好赶上趟。这个是非人的因素。第二个原因是人为因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联合舰队也有几艘军舰是八十年代的产品,比如浪速和高千穗,也是那个时候买的,可都装备了速射炮,办法很简单,把慢炮拆掉,换上快炮就是,在舰上找个空档,还可以多装几门。

既然如此,这很简单哪,北洋舰队也可以改装或者补装速射炮嘛!

事实远没有这么简单。

这个李鸿章也想到了。就在甲午战争前夕,1894年3月,他专门给朝廷写了一个奏折,请示说定远和镇远炮位过时,济远炮位过少,经远和来远没有尾炮,威远炮位已经损坏,希望能够进口新装一批速射炮,定远和镇远各六门,济远、经远、来远各两门,威远三门,共21门,考虑到经费紧张,二十一门大炮分批安装,第一批先装定远和镇远共十二门大炮。

朝廷批了五个字:该衙门知道。意思是已经知道这回事了,至于办不办,没表态。李鸿章一看,傻眼了,这不就是没批嘛。

买十二门新式速射炮而已,怎么就不行呢?

是不是太贵了,朝廷拿不出钱来呢?

当然不是,这二十一门炮总共只需六十一万三千四十多两白银,包括炮弹在内。第一批十二门炮,包括炮弹在内,要多少钱呢,三十五万四千多两白银,朝廷再穷,也穷不到这个份上。况且李鸿章在奏折里说了,这个不需要朝廷另外拔钱,他自己会在北洋经费里想办法。既然如此,朝廷为什么就不答应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