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2-11-09 13:18:58

朱熹反复论证的“理”不仅适用于天地万物,而且可以用于人事。此举,无疑会为彼时的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后世一些御用文痞竭力鼓吹“三纲五常终变不得,君臣依旧是君臣,父子依旧是父子。”

经过这些别有用心者的发挥,三纲五常逐渐成为封建制度的支柱理论。此后数百年间,三纲五常对广大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理学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等方面,起了消极甚至反动的作用。

从这一层面来看,朱程理学贻祸无穷。

理学对百姓、官僚、最高统治者一视同仁,这正是朱熹思想的难得之处;后世统治者用“理学”作为教条,压制人性,显然是严重背离了朱熹思想初衷的!

道学之争的重点是真伪之争,早在孝宗在位年间,朝野间就曾有过道学真伪之争。好在孝宗不喜欢空谈心性的理学信徒,所以这场争论并没有形成新的党争。宁宗登基,正是朱程理学由时尚之学向惟我独尊之学迈进之际。理学家及其门人弟子在官僚集团中的比例急剧膨胀,而且理学有一种强烈的门户认同感。

当朱熹跻身朝堂,成为理学信徒的精神领袖之后,理学思想越来越为更多的官僚士大夫所接受。受此鼓舞,理学信徒们便不再甘心于只是做学术研究一途,而是希望借此良机在政治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而更多的人,则是希望借助理学为自己找到一条入仕的终南捷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