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中国历史来看,对宗室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当数满清政权,在坚持中央集权的前提下维护了宗室的尊严,同时也避免了内乱。除了开国的八位铁帽子王(世袭罔替)以外,对其他宗室、功臣的册封都严格执行逐代降级的措施,甚至还根据功劳的大小来规定世袭的次数。经过了两前多年的磨练,才终于找到了相对和谐的平衡点。所以西晋王朝恢复分封制的做法,并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应该看作为又一次有益的探索。

历史悠久固然值得骄傲,但是如果对历史经验不能正确地加以借鉴或者是发生了严重误解,其结果恐怕就会适得其反,这就是孟子所谓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柏扬先生的有关酱缸文化的言论决非空穴来风。众所周知,北宋王朝十分注重文治,其史学成就更是令后人瞩目。历史学家欧阳修在《五代史 伶人传序》中曾经自豪地写道:“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可见宋朝的士大夫们对自己的学识还是比较自信的,他们或许当真以为只要认真地做到以史为鉴便可以兴利避害,于是便重文抑武,杜绝“三害”,不料在文臣当道的朝堂之内,朋党之争却势同水火,而且对外屈膝投降、对外残酷镇压的政策也未能拯救王朝覆灭的命运。文人在明朝同样享有极高的特权,而且皇室在对外方针上也显得很有骨气,至少从迁都北京、由天子亲自拱卫国门这一点上看就比两宋要强得多。明人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无疑要宋人还要丰富,所以士大夫们起初表现得更为自信,他们信誓旦旦地认为:“我朝大将不典兵,外戚不掌权,宦官不干政(明朝初年),仕途惟科举”。好象做到了这些就可以高枕无忧、天下天平了,但是明朝却恰恰亡于一向为士大夫所不齿的流寇之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