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时间进入到公元1272年,也就是襄阳之战打响后的第四个年头,胜利的天平逐渐开始向蒙古一方倾斜过来。此时襄阳经多年围困,城内的处境已愈加艰难,粮食虽然还未短缺,但食盐和薪柴已经断绝,做饭时只能毁屋生火,由于长期淡食,士兵们无法补充钠离子,体内电解质紊乱、酸碱度失衡,开始出现头晕、恶心、尿量减少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战斗力随之大幅降低。而此时驻扎于襄阳附近的宋军,由于多次入援失败,力量也已经大幅衰减,对襄阳的支援越来越弱,平时已不敢轻易对蒙军发起攻势,只有等入春之后汉江水涨时,才敢趁机突破蒙军的封锁,向城内输送一些必要的战略物资。

公元1272年五月,汉江上游连日大雨,水位再次暴涨,京湖制帅李庭芝便准备趁机派出援军,将各种战略物资送入襄阳,由于宋军主力在此前的历次援救中伤亡过大,李庭芝只好把这次入援襄阳的希望寄托在当地义军身上。

襄阳、郢州一带,自南宋建国起就是边防前线,向来民风强悍,一直都有结寨自保、抗击外敌和盗贼的习惯,李庭芝出镇京湖之后,便与当地义军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出重金招募了一支三千人的义军队伍,由当地人张顺、张贵统领,并授予他们“义军都统”之职。据《宋史。忠义五》中记载,张顺、张贵智勇双全,在义军中很有威望,其中张顺被人称作“矮张”,张贵则被人称作“竹园张”,二张受任之后,一直驻扎在清泥河上游的山谷之中,与宋军主力相互配合,抵御蒙军,深得李庭芝的信任,所以此时李庭芝就把入援襄阳的重任交给了这两人,并专门指示知均州刘懋建造战船数百艘,以备义军入援襄阳之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