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蒙军连续两年受阻于淮南,其中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蒙古的兵力不足,窝阔台为了完成成吉思汗未竟的事业,所以就在宋蒙开战的同时,又向西方派出了一支远征大军,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长子西征”。为了确保这次西征的胜利,窝阔台做了最充分的准备,西征主帅是成吉思汗的长孙、术赤长子钦察国王拔都,前锋由蒙古名将速不台担任,蒙古四大汗国内的长子长孙全部从军,率领的也都是蒙古最精锐的部队。最终,这次西征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一直打到了多瑙河流域才停止前进,但由于蒙古在西线上投入的兵力过多,则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南征的实力。

其次是蒙军不太适应江淮地区的作战条件,而这里恰巧又是南宋防御的重点部位,一直都是国内精兵猛将的集中地,而在这场战争中,孟珙、杜杲、余阶等一批优秀将领,又都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成功地阻挡了蒙军南下的步伐。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蒙古对灭亡南宋的战略构思出现了偏差。在蒙古人眼里,如果想灭亡南宋,就要经淮南过长江,直接制南宋于死地,却没有认识到整条长江都是南宋的生死线,蒙古只要能控制住其中一处,就足以将南宋推入死亡边缘。其实早在宋蒙两国之战刚刚打响时,蒙古就已经攻克了襄阳和成都,如果那个时候他们能再进一步,就很有可能夺取鄂州和夔州(今重庆奉节东),抢占长江中上游的制高点。可是蒙古对此明显认识不足,所以在得到襄阳和成都之后,并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措施,这就给南宋方面重新构筑防线提供了机会。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