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3-08-09 21:54:07

北征

显德六年四月,柴荣对北征大军重新进行调配——韩通统领陆路大军,赵匡胤统领水路大军。而事实是这种调配很不切实际,因为赵匡胤并不适合水上作战,弄不好船坐久了还会晕船。但柴荣同志却偏偏要拉他下水。个中原因很简单,水陆比陆路近,更需要主攻型人才。

另一方面,这种调配颇能体现柴荣同志力求速成的性格,凡事必须求快,然而令柴荣同志意料不到的是他做什么事都很快,竟然连死这件事也包括在了其中,从而促成了他的英年早逝。

宁州,只是一个开始。柴荣迫切的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立刻又向北发起了进军。

后周军队的攻势犹如破竹,仅仅四十二天,柴荣就已收复益津关(今河北霸州)、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淤口关(今河北霸州东信安镇),以及宁州、莫州、瀛洲。这其中并没有什么好说的,由于民心所向,打仗已纯属多余,双方大军基本上都在重复着一个过程,就是柴荣把大军开过去,对方很自觉地派出仪仗队以及群众代表迎降,就差冲上去激动地握手,热泪盈眶地说一句——你们终于来了。

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兵不血刃。意思就是把刀架到你脖子上,不投降的话就帮你放血。当然,最后肯定是降了,以致于兵器上没有染上鲜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