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0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5-10-15 08:27:32

【179】

第十八章 历史的评判(2)

第三,能力说。

很多人都奇怪,张献忠千辛万苦攻占了四川,建国称帝,就应该东扼瞿塘峡,北守剑阁道,收买人心,休养士卒,处心积虑成就一番霸业,可他却举起屠刀,大肆杀害儒生、平民、下属和士兵,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其实这是个素质、能力问题。

张献忠根本不懂得“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建国两年来,毫无安邦定国,恢复生产的举措,只是一味的高压和恫吓,官绅人人自危,百姓惴惴不服,因此“据城邑,保村落,驻山谷,拒险塞者,不可胜数”。

各地官民的反抗,反过来又加深了张献忠的恼怒和仇恨,下一轮镇压就来得更加残酷暴虐;而变本加厉的屠杀,必然刺激四川官民更激烈的反抗,张献忠就这样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蜀难纪实》的作者杨鸿基说,张献忠不从自身找原因,反而认定蜀人刁蛮,难以感化,“惟欲以杀戮为威,而剿洗之兵四出矣”。张献忠企图通过屠杀来使四川安定,以暴制暴,其实是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这种只知道用杀戮和剿洗示威,去平息人民反抗的办法,恰恰暴露出张献忠的“无帝王之器,无绥靖之能”。

“无帝王之器,无绥靖之能”,杨鸿基先生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确乎抓住了大顺皇帝张献忠的根本弱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