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以进为退,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弘光三年(1647)四月,两淮、江浙集结兵力十三万余人,以赵应元为征虏大将军,以王之仁、李成栋为副将,李元胤、杨缘启为参将,率军渡淮北伐,进攻徐州。

明军兵分两路,东路赵应元为主力,出淮安,沿运河北上,西路由李成栋为协攻,出凤阳,攻宿州后,与东路军夹击徐州。

这一招分兵,除了有两面夹击,使得清军左右不能相顾的目的之外,还有迷惑清军的意图。因为赵应元为主力,以攻城兵为主,携带大量辎重、器械,兵力雄厚,而西路军则以步骑野战兵力为主,兵力只有四万人。这样一来,两路进军,清军要防守徐州,必然要在野战中先挫杀明军的锐气,所以首选的必然是兵力较少的西路军。而清军一旦将兵力调出截击明军西路军,那么东面的防线必然变得薄弱,东路军就可以趁机攻取邳州。

邳州在运河之畔,借运河之变,可溯沂水北上,进军鲁南地区,也可以顺运河西进,直指徐州。邳州的军事价值在于,它是一个攻取徐州的前进基地,夺取这个基地,徐州就攻下来一半了。

李成栋从凤阳渡淮北上后,攻克宿州,俘士卒四千余人,骡马一千余匹。而后,继续北上,从宿州城北的符离桥(今符离镇)刚过濉河,就在此遭遇了的清军的主力野战部队。清军这一次出动了兵力相当雄厚的精锐,看样子不是想来阻截明军这么简单。李成栋直觉判断,清军是想把明军这支兵马全歼在符离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