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5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4-02-15 20:02:00

“禹追赶妻子的传说,确实包含着大迁徙的隐喻。”刺客低沉地说,“另有标榜大禹治水功绩的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更喻示禹的儿子从小一直由娘家人监护抚养。在我认为,一个若连妻儿都不体恤的人,很难想象如何能怜悯天下苍生?不过当时的情况也许如你所言,大禹倚仗娘家人成为了首领,此后推翻了帝舜的政权取而代之,但终生受到了娘家人的钳制。”

胡莉嘟哝:“无论多威武的男人,也要受老婆的气。”

我淡淡一笑:“大禹受不受漂亮老婆的气不好说,可是他不是唯我独尊的帝王是显而易见的。有时我对伏地膜拜君主的奴才总宣称的‘千秋万代,江山永固’这一祝辞极费解。可是如果把千秋万代换为青丘万代,就好理解。启是青丘国的后代,自然希望江山永固了。很好笑的是,所谓的禅让制在启之后彻底湮灭。在启登上天子宝座之前,还有过大禹将天下禅让给贤能的伯益的微弱的传说,却不再大肆宣扬。当时还有一个传说是禹平定天水后划九州而制,用九州缴纳的贡金铸造九鼎。从此九鼎便成为天子的象征,诸侯国的君王只能铸造供奉五鼎。这便是自夏王朝便沿袭的九五之尊的由来。作为世袭奴隶制王朝,夏王朝讲究礼制。即催生了世袭贵族阶层、士大夫阶层、平民阶层和奴隶阶层。从此奉行贵族的儿子永远是贵族,奴隶的儿子永远是奴隶的尊卑法则。这一法则催生了诸侯国的贵族享受衣禄的爵位制,分一等公爵、二等侯爵、三等伯爵、四等子爵和五等男爵。六等以下属于附庸,每级爵位世袭享有的土地食邑以及俸禄皆不相同。一致的是,凡国家大小事的抉择不取决于天子和各诸侯国的君主,依然取决于巫。奉春秋必祭祀上帝和鬼神。”我扭头望了望祭台,“如果没有权倾天地的巫开出条件,很难想象禹如何在这祭台下被奉为王者。但我最大的疑惑是,会稽山的这座高台并非一朝一夕能建成。并且它的主体功能显然是祭祀,所以不会是大禹时期所筑,等于大禹是借用这座存在已久的台,当上王者,实现了复仇的意愿。那么这座台到底是谁建造的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