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气候巨变还导致了敏感的动物的生存状况。比如今天中国境内已不存在的犀牛,在新石器时期它们曾经在中国有广泛分布。在下王岗遗址第9文化层、河姆渡遗址第四文化层中都有犀化石(河姆渡地区的气候相当于今天广东、台湾等地的热带气候)。 商末周初犀的分布北界在渭河下游、黄河下游一带,其数量超过大象群。华北沿海在3000~2700a BP时期大象南迁。春秋时期则只有楚国有犀。唐代犀牛还分布在江汉平原和四川盆地,基本以长江为界,但下游无犀。宋代时期的长江流域犀类近于灭绝。岭南地区南宋之前依然有许多野犀,这之后日少。19世纪30年代后犀已不见于两广,当时只有西双版纳一带有少量残存。20世纪20年代犀在中国基本灭绝。

扬子鳄属于亚热带变温动物,目前只生活于长江下游的水域,皖、浙、苏交界处是今天扬子鳄唯一的存活区。杨子鳄在中国地区的新石器时期也曾有广泛分布,长江、黄河、淮河流域皆有大范围化石分布。但岭南却奇怪地没有发现化石。战国至汉朝期间,黄河扬子鳄已绝迹。进入20世纪长江中游已经无扬子鳄(429P )。

4000年以内的气候变化依然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生存状况。相比较而言,夏商属于“温暖期”,冬季比今天高3-5oC,作物线北移3个纬度。西周属于“寒冷期”,骤降于比今天还冷。春秋战国期间则又成为“温暖期”。秦汉南北朝比今天稍冷或接近的“寒冷期”。从隋唐一直到元初为与今天接近的“温暖期”,明清则为“小冰期”,为近4000年里的最冷,冬季比今天低1-2oC,长江中下游三大湖泊经常封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