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因此我估计,伯益对帝舜的所作所为已经有所不满了,而这让他与禹走得更近。

日期:2013-07-14 16:20:44

《征服:华夏的兴起》-63

再来看看皋陶。

皋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甚至被后人与尧、舜、禹并列为“四圣”。舜称帝后,便把皋陶提拔为刑狱之官,掌握司法大权,可以说是位高权重。

我们从《尚书》中可以看出,皋陶对大禹是十分赏识的,有好感。在《益稷》篇中,帝舜让大禹说说治水的经过,大禹便简要地说自己怎么勘察山林,怎么疏通河道,怎么开通沟渠,怎么安抚百姓。皋陶听了后十分感动,说道:“师汝昌言。”就是说,你所说的对我很有帮助,我得向你学习,以你为师。

另外还有一篇《皋陶谟》,整篇都是大禹与皋陶的对话。这篇对话意义重大, 有一些细节仍然要引起关注。禹和皋陶讨论古代美德,皋陶说了几点后,补充说:“在知人,在安民。”大禹便接着说:“要是这样子的话,帝舜也难做到啊。知人善任才算明智,这样才能任用合适的官员。能安抚民众才算是仁慈,这样民众都会怀念他。倘若能做到明智与仁慈,怎么会担心欢兜呢?何必流放三苗呢?又何必害怕巧言令色的奸佞呢?”

禹能够对皋陶说这些,证明此时两人的关系已经不同一般了,非常亲密了。大禹的话锋直指帝舜,要知道铲除“四凶”一直被认为是帝舜的一大功绩,而四凶中就包括了禹的父亲鲧。我们要认真研究大禹的言外之意,在他看来,流放欢兜、流放三苗这两件事,舜都是做得不对,因为他不够明智与仁慈。那么禹为什么偏偏没有提及自己父亲鲧以及共工呢?鲧与共工都是被处死的,既然流放都是错的,那么处死更不必提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