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帝尧时代对天文的观测,规模比颛顼时更大。他派出四位大臣主持天文历法,这四位大臣分别是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别属于羲、和两个家族。四人分居于东、南、西、北四地,这样使得天文观测点增多了,得到了数据更加准确。他们的任务是通过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日的时间及对应的星象,进一步完善颛顼大帝的历法。

这些天文观测取得了重大进展,保留下来的观测资料对后世天文学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羲、和二氏观测的结果,第一次确认了一年的长度,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一年三百六十六天。我们现在知道,地球绕日一周为一年,时间大约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帝尧时期的记录误差了四分之三天。这个误差,可能只是古代文献纪录简略所致,否则每四年就要出现三天的偏差,这么大的误差,一定会在实际观测中得到纠正的。

日期:2013-06-24 08:43:46

《征服:华夏的兴起》-36

此期天文历法的观测纪录,为后世提供了推断历史年代的科学基础。尧帝的时代,大约是在公元前23世纪,即公元前2200年左右,这个时间点,在古代史书中就已经明确下来了,那么这个记录是否准确呢?天文学研究表明,中国的历史纪录是可靠的。

当时羲、和二氏所作的观测,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时观测到对应的星象。当时人们把天上星辰划分为二十八星宿,东方为青龙七宿,北方为玄武七宿,西方为白虎七宿,南方为朱雀七宿。据《尧典》所记,春分日时,朱雀七宿在黄昏出现在正南方;夏至日,青龙七宿中的火星出现在正南方;秋分日,玄武七宿中的虚星出现在正南方;冬至时,白虎七宿中的昴星出现在正南方。用观察星体位置的方法,来辅助确认二至、二分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