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这显示,虽然永乐朝宦官肆意威福的情况比较严重,但他们慑于永乐皇帝的威严,纵然放肆,还有所顾忌。而永乐帝朱棣对放手任用的宦官,控驭亦较严,像黄俨这样的心腹宦官,也不是完全偏听偏信。好比黄俨与少监海寿一起来使,都得到朝鲜的重贿,而黄俨对海寿颇为防忌,每当另有“讽取”时,总不忘提醒:“慎勿令海寿所知。”海寿却是瞪大眼孔,黄俨索贿之事都没逃过他的眼睛,回国后即报告了皇帝,并得到皇帝密旨,让他提醒朝鲜国王:黄俨索贿的事已为陛下所知,切勿再有行贿之举。显然两位使臣之间有相互监视的任务,朱棣对太监们在朝鲜的作为,并不是昧然无知的。但是到了宣德朝,公子哥出身的宣宗,对宦官的控制力明显下降,这使得他们胡作非为起来,更加放肆无忌了。

日期:2013-12-21 19:50:43

朋友们:

我的作品《明宫闹鬼——揭秘明代宫廷秘史》(也在煮酒论史连载)已入网“网络十佳作品”(第2部即是),请大家摇动金手指,帮忙投一票啊本人绝不买水军,在此向读者朋友们公开拜票啦!请求您的支持!

皇帝不称朕 百拜!

日期:2013-12-22 00:28:33

第一章 明代第一个“大太监”黄俨

八 乘隙投石(1)

自吕氏之案后,永乐帝朱棣消停了几年,再未对朝鲜招摇他的雄性激素。这几年,正是永乐朝廷的多事之秋,国家内忧外患日亟,而朝廷内部围绕“国本”(即储君之位),党争激烈。虽然朱棣在北巡期间,总是委托皇太子朱高炽在南京监国,代为处理日常朝政,但朱棣并不喜欢这个身体肥胖、反应迟钝的长子;太子又称东朝、东驾,随着朱高炽在帝位继承人的宝座上越坐越久,东宫渐渐成为朝政的另一个中心,作为一个权力欲极为强烈的专制君主,朱棣对围聚着东宫而形成的新兴政治势力怀着天然的疑惧。为此,皇太子经常为一些小事得罪,受到严厉的处罚。这是皇帝(朝廷)与太子(东朝)的矛盾,也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