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9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5-09-17 20:42:22

2月12日上午8:30分,日舰突见北洋舰队的炮舰镇北后挂着白旗,自港湾内驶出,靠近观战的英、德军舰,有数人搭上自载的舰板,看似要划向日舰的样子。日鱼雷舰遂将其拖至松岛舰,此乃起来接洽投降的程壁光等9人。程壁光向日方上交了盖有北洋海军提督印的降书,书曰:“本军门始意决战至船没人尽而已,今因欲保全生灵,愿停战事,将在岛现有之船及刘公岛并炮台、军械献与贵国,只求勿伤害水陆中西官员兵勇民人等命,并许其出岛归乡,是所切望。”

伊东佑亨同意了,要求于次日交出军舰军械炮台。

2月13日,程壁光再次来到日舰,要求暂缓3日,并告之丁汝昌已自杀的消息。

丁汝昌死于何时是有争议的,有说是写完降书后自杀的,主降诸事均其出于其手;主流的说法则是他自杀后,牛昶眪等人以其名义与日方接洽投降事宜。以现有的主要证据和逻辑来看,抄书者认为,后者更为可信。丁汝昌自杀,说明其很珍惜其羽毛,不惜以死以明志。既然他都愿以死来保持自己的清白声名,又何必在死前为自己再背上骂名呢?

中国人总有个莫明奇妙的想法:当评论别人的时候,投降的举动便是软骨松包,投降者终生都有污点。在抄书者看来,这种依附于忠君的壳子毫无人性的理念的思维简直就是中国人乃至东方人的耻辱!从深的层次来说,无论丁汝昌死于向日方献降书前,还是献降书后,这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在于,他没有跟着跟他关系不错的伊东佑亨跑到日本去享受残生,亦没有向清政府乞生求命,而是慷慨赴死。即便确实是他主持的投降,那又如何?他怕死吗?他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吗?不!都不是。从他自杀的举动来看,若是只干系他一人一身,他宁愿跟日本人对抗到底。他即便主持了投降,为的也是北洋舰队剩余官兵和当地居民的身家性命,而不是为了他自己。他以自己的死,来扫平投降的道路,这是充满了人性光辉的举动,而不是明知无望、亦无意义还推士卒推向死地,以保全自己名声的冷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