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人痘接种术世界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现今已可采用预先口服或接种某些预防疫苗的办法,使人体产生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以避免染上某种疾病,或者尽可能减少被某种病传染的机会,这就是人工免疫法。早在公元3世纪的东晋时期,我国医学家们已经成功地运用狂犬脑敷贴于狂犬咬伤处以防治狂犬病发作,比西方的巴斯德早了1500年。而在免疫发展史上更有意义的是,我国古代发明了预防烈性传染病天花的“人痘接种术”。

公元4世纪东晋道士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是我国古代文献最早描述天花疾病的医书,书中详细记载了天花病的症状和危害性。我国最早发生天花的时间难以确定,多数医家认为此病开始发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5-55年)。

我国最迟在16世纪或更早一些时候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术。如清代宁阳人张琰(字逊玉)于17世纪80年代所写的《种痘新书·序》中,有“余祖承聂久吾先生之教,种痘箕裘,已经数代”的记载。人痘接种术的早期还存在着不少缺点,以致这种预防方法未能迅速推广。后来,有些医生对痘苗的选择和接种方法作了改进,从而提高了接种人痘的安全性。关于接种人痘的方法,1695年张璐的《张氏医通》的“种痘说”记载了痘苗法和痘衣法。1742年成书的《医宗金鉴》则记述了人痘接种的痘衣法、浆苗法、旱苗法和水苗法。从当时文献所载可以看出,痘衣法是把正在出天花的患者穿的贴身内衣给未出过天花者穿2-3天,使其发生反应而产生对天花的抵抗力。人们逐渐发现,此法有时由于不能引起未出天花者的反应,所以并不灵验,但尚未认识到痘衣法有可能使接种者感染重型天花而致死亡这样的严重后果。痘浆种法是用棉花团蘸沾天花患者的痘粒内浆液,塞入未出天花者鼻腔内,使其发生反应而产生抵抗力。这也有可能使患者染上重型天花。旱苗法是将痊愈期天花患者的痘痂研细,用银管吹入未出天花者鼻腔内。水苗法是将上述研细的痘痂用干净水调湿,以棉花团蘸沾塞入未出天花者鼻腔内。由于旱苗法与水苗法所用痘苗是天花患者痊愈期的痘痂,接种后能够产生一定的预防效果。尤其是通过一段时间接种人痘的实践后,人们认识到痘苗的优劣对接种人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具有极大的关系,因此强调需选择“苗顺”的痘痂,也就是选用毒力缓和、不夹杂其他疾病的痘痂制成的痘苗,接种后才能取得安全可靠的效果。张琰在《种痘新书·论痘宜种》中记载了接种安全优良的痘苗,对预防天花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因而逐渐地在各地流传应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