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68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由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不仅中国三十年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幻觉因素很大,而且累计的通货膨胀或者人民币贬值水平也相当惊人。

日期:2013-12-21 09:33:19

【30年通胀简史】

改革开放前我国奉行的是计划经济,不仅与市场经济无关,甚至连商品经济都快被废弃了。所以,当时的经济货币化程度很低,M2/GDP处于很低的水平。这种货币发行很谨慎的情况不难理解:78年以前的中国属于典型的短缺经济状态,政府不可能过多发行货币而给自己找麻烦!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我国爆发了三波明显的通货膨胀,分别是80~84年、85~87年和88~89年的通胀。

日期:2013-12-21 09:37:41

◆有益的通胀

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同志主持下确定将工作全面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上来,这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起始。最初的首要工作目标是把农业搞上来,1979年政府提高18种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1980年推行包产到户,1983年全面肯定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领域的改革激发了当年8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农业产出和国民经济情况得以全面前进,自然农副产品的价格也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同时,政府对部分工矿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也有计划地调高,1979年4月政府调高煤炭、铁矿石、生铁、钢坯、有色金属和水泥等重要物资的计划出厂价格,1981年调高烟、酒、竹木制品、铁制品、陶瓷制品和皮革制品的出厂价格,1982年9月~1984年10月陆续放开小商品的市场价格,1983年底调高铁路货运价格和水路客运价格。这一系列物价体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及相应注入的货币自然导致了物价的上升,出现了改革第一波的通货膨胀。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当年的物价上涨幅度有限,而生产却获得了快速的进步,可以说是物价波动与经济增长呈现倒挂现象。今天再来分析,问题很简单,其实就是我国由落后而僵硬的计划经济走向商品经济模式,自然会呈现生产大进步,同时由于国家并没有放开对消费品价格的全面控制,所以属于典型的结构性物价上涨,而且不久被产出的快速增长而冲销。结论是:第一波通货膨胀是合理的、积极的,M2的同期上升也当被认可评价为中国经济实现正常货币化的进步因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