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曾国藩准备运用的主力,当然是鲍超的霆军,可是此时霆军在湖北金口发生了哗变,部分士兵脱离队伍并南下加入了反叛势力,鲍超也只好率领余部南下,协助左宗棠去对付太平军余孽汪海洋部。鲍超不能前来参战,曾国藩只好把淮军刘铭传倚为柱石;可是刘铭传根本不买曾国藩的账,他称病不来报到,而曾国藩也指挥不动他的军队。在万般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好求助于淮军统帅李鸿章,经过李鸿章出面调解,刘铭传才同意出山,但他仍然不把曾国藩放在眼里。

刘铭传的狂傲是有资本的,公元1866年,即清同治五年初,他率领淮军挺进湖北,击败了流窜到此地的捻军,收复了武汉北郊的黄陂县。刘铭传虽然取得了军事胜利,但是并未对捻军的有生力量形成太大杀伤,捻军各部分别在张宗禹、任柱和赖文光的率领下,凭借其骑兵的机动性,纵横在河南、安徽和山东地区,不断滋扰当地官府、驻军和百姓。曾国藩虽然划定了防区和防线,也下大力气进行了统筹督促,但是仍然不能有效遏制捻军的游击作战,以致使他屡次受到了清廷的责难。

曾国藩除了要督师剿捻之外,还要处理军队各系统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刘铭传和陈国瑞交恶令他颇费周折。刘铭传是个很能干的淮军大将,但他只听李鸿章一个人的话;而陈国瑞也是一员悍将,但他只服从僧格林沁一个人的指挥,现在僧格林沁战死了他就谁也不服了。曾国藩要想剿灭捻军,必须依靠这两支主力部队,但是他们之间不但各自为战而且相互开火,令曾国藩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曾国藩作为湘军祖师爷,不能率军剿灭捻军,反倒要给这些小字辈的将领说好话,这随他而言绝对是一种耻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