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关于曾国藩在剿灭太平天国之后,为什么没走上改朝换代的道路,而是选择了成为一代中兴名臣,笔者有着自己的解读。湘军全盛时有三十万兵马的规模,而曾国藩所能指挥和调动的不过十几万,其中他的嫡系部队唯有曾国荃统帅的五万多人;而曾国荃攻占南京时,僧格林沁和官文等满蒙大员已经分别在江北和两湖地区布放,因此曾国藩自立的胜算并不是很大。至于说到曾国藩的忠君爱国,这也是他不称帝的一个重要原因,但绝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因为他代表的不仅是个人和家庭,而是一个军政集团的根本利益。

曾国藩为了向清廷表忠,就在攻占南京之后的一个月内遣散了湘军,自废了使他得以横行天下的武功。如此一来,清廷完全信任了曾国藩,便授予他和其他湘军大佬高官厚禄。然而,在清廷责令曾国藩镇压捻军起义时,他却不能有效指挥淮军队伍,这一历史重任便由李鸿章来完成了。如果没有曾国藩的提携和扶持,就没有李鸿章的淮军势力的崛起,晚晴时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就要改写。因此,虽然后来在洋务运动中,李鸿章的作为超过了曾国藩,但他终生奉曾国藩为师,并按照湘军的编制和操法打造淮军,在一定意义上算是延续了湘军的政治生命。

曾国藩晚年因处理天津教案而声名扫地,其实这是历史误读了曾国藩,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面对天津教案,就会发现曾国藩的处理方式是无可厚非的。正如曾国藩早年被人称作曾剃头,这都是不负责任的说辞和政治宣传的产物,真实的历史则是另一种样子。太平天国运动,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动乱,造成了七千三百万人的死亡,假如没有曾国藩的强硬对待,那么这一灾难还将造成更大的伤亡和破坏。同样,天津教案也是一群中国流氓抢劫外国教堂并惨杀神职人员的暴行,曾国藩按照杀人偿命的司法原则处置凶手又有什么错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