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3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4-05-28 11:58:05

《十四、宰相门生》(中)

与此同时,重新被起用的熊廷弼从湖北老家回到了北京,他向朝廷提出三个建议,一是在广宁方向与后金军隔河对峙,吸引敌人并将其钉死在辽河西岸;二是釜底抽薪,派海军从天津以及山东的登州和莱州出发,突袭后金军刚刚占领的金州、复州等地,敌人一旦回师,明军便可趁机收复辽阳;三是将自己的经略衙门设在山海关,这样可以统一协调各方人马,在前两个方案奏效、敌军腹背受敌的时候发起总攻,争取击溃甚至消灭努尔哈赤。

显然同以往一样,熊廷弼的基本方针仍是防守反击,首先争取立于不败之地后再图反攻。而与熊的谨慎持重相比,王化贞的方案则显得十分激进,他建议从蒙古人那里借兵四十万,即“谓虎墩兔助兵四十万”,而自己已经得到消息,说早先投降努尔哈赤的李永芳在后金混得很不如意,因而想重新归顺大明,做为交换,李答应当明军的内应,如此里应外合,明军便可“不战取全胜”。

所谓“虎墩兔”, 全称为“插汉虎墩兔憨”。“插汉”是蒙语“察哈尔”的古译,全名“好陈察罕儿”,原指蒙古大汗的亲军侍卫,起源于成吉思汗小儿子拖雷和他夫人唆鲁禾帖尼的部下。该词后来引申为“亲近”,做为北元大汗亲属部落的名称。“虎墩兔”也是句蒙语,通常译为“呼图克图”——“呼图克”是年龄、寿命,“图”则是“有”,合起来就是“长寿者”,在藏传佛教里,该词通常是活佛的尊号;“憨”则是“汗”的异译,为蒙古人或突厥人对其最高首领的称呼。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