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4-07-23 09:05:35

回归正题。

薄昭的死因也许是一个谜,也许正如史书上说的那样,因杀害汉庭使者而获罪,但他因何杀人还暂时不得而知。前面提到,历史不能够胡乱猜测,但如果完全不对存在疑点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就会使历史失去应有的趣味,就永远不可能还原历史的真相。正如人如果太过单纯,就将永远被蒙在鼓里一样。凡事都讲究个度,任何事情都有个底线,只要在这个底线之内,我们大可尽情地做我们所想做的。

不过我这里还是采纳《资治通鉴》的说法,也不管薄昭为何杀人,因为猜测的结果有N个,我觉得没有必要将其列举出来。对于刘恒杀薄昭一事,史书上虽然记载得不详细,然而历史上不乏人对此作出评论,仅《资治通鉴》上就有三位(也许该段史料有所遗失,但在评论者那个年代还比较详细)。

唐朝宰相李德裕认为,刘恒诛杀薄昭虽然英明,但在道义上似乎不妥。因为他的母亲薄太后当时还健在,你现在杀了她唯一的弟弟,你叫她心里如何不难受?作为儿子的刘恒让母亲伤心,这就是在道义上犯错误。我认为李德裕这话基本公允,但也有点愚孝的味道在内。

司马光认为,法律应该是天下的公器,人人都得遵守,只有善持法的人,才能够做到不偏不私,亲疏如一。这样就没有人敢有所恃而犯法。薄昭虽然向来被称为长者,但刘恒不为他安排贤德的太傅辅导,反而让他典兵专权,使其骄而犯上,不就是自恃有皇帝的宠幸吗(如果薄昭真是恃宠而骄,看来我先前还猜对了几分)?如果刘恒这个时候还赦免薄昭,那么他与汉成帝、汉哀帝这哥俩败家子还有什么区别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