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8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4-12-22 11:17:51

一百三十一、励精图治(1)

玄武门之变后,很多人自然会把李世民与杨广联系在一起。

唐太宗李世民的确与八年前死去的隋炀帝杨广有相似之处:一是二人都很有才能,也曾经立下了大功。《隋书?隋炀帝本纪》称:“上美姿仪,少敏慧,高祖及后于诸子中特所钟爱。”史臣曰:“炀帝爰在弱龄,早有令闻,南平吴会,北却匈奴,昆弟之中,独著声绩。”《旧唐书?太宗本纪》称:“太宗幼聪睿,玄鉴深远,临机果断,不拘小节,时人莫能测也。”在唐朝建立过程中,李世民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这都是不容否定的。二是二人得位都不正。二人都是次子,都是通过杀死原太子而得以继位的。

二人的不同之处又有很多:一是就个人素质方面,杨广比李世民更加全面。杨广好学,文采很好,而李世民则“略输文采”。二是隋炀帝在隋文帝生前已被册立为太子,并深得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喜爱,虽有传闻说二十二年前的隋炀帝杨广也是弑父篡位的,但那毕竟属于宫闱秘闻,难以考证,而李世民并未得到父皇的青睐,如今的他则是光天化日之下在皇宫明目张胆搞的政变!

正统的儒家观点认为,隋朝二世而亡,亡在废长立幼。隋炀帝登基时接管的是一个富庶的大帝国,尚且灭亡了,如今的李世民的手里则是一个刚刚经历了一场大乱、又有深深外患的国家,难道刚刚建立的唐朝也要毁于这场政变么?这当然也是当上皇帝的李世民认真思考的事情,他要向所有的人证明,他决不会重蹈他表叔隋炀帝的覆辙,既然把自己定位为处死管叔蔡叔的周公,他也要做到“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要克制自己内心的欲望,真正做到从谏如流,在隋炀帝和唐太宗身上,历史再一次向人们昭示了“谦受益,满招损”这个浅显的道理。后来,历史对李世民一个评价说:“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