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49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5-05-01 08:37:59

燕赵都市报关于潘家园的文章。

潘家园古玩市场假货遍地 游客依然乐此不疲

燕赵都市网

今天的潘家园,已顺理成章地坐上了目前中国内地古玩聚散地的头把交椅,这里每周四至周日开放4天,每天的商品成交额如果按入场者平均消费100元估算,就有800万元,保守点打个对折,也能在四百万人民币以上。每到开放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淘客"们晃动着不同肤色的手,在地摊上挑来拣去、讨价还价,寒来暑往、乐此不疲。

潘家园旧货市场经营的商品主要有五大类:字画、陶瓷、青铜器、金银珠宝器、竹木牙骨器等(图6)。记者作过估算,每天上摊儿的这五大类商品不少于十几万件。这些打着"古玩"旗号的东西都是来自哪里?这当中的流通环节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说来,字画的来路简单一些,基本上都出自社会流传的真品和一些职业画匠临摹的赝品。其他物品的来路有四条:一是由文物贩子走街串乡,到老百姓家里收购一些祖传或偶得之物;二是在一些古代有名的老窑址、老作坊都有专门仿古做旧的新工地,它们生产的仿古器物通过各种渠道通常可以在几天内迅速流入国内外文物市场;三是家传或市场上倒腾的旧对象;四是盗墓所得。

这些真真假假的古玩商品,流通渠道主要是由两类人的经营活动构成。一类相当于批发商,道上人称"大爷",这些人是中国古玩市场的源头和始作俑者。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不会在市场上公开露面,基本上是一些见不得阳光的盗墓贼或文物制假者。这部分人行踪诡秘,风险性大,蹲大牢判重刑、丢身子掉脑袋的都有,但在艺术品市场流通链上,与那些直接进市场经营买卖的下线比,他们的经济收入却显得偏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