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51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历史上记载的或者说是编纂的某种说法,只是一种说法,或者说是一家之言,如果我们换一种说法或者是一种角度来看介子推的话,可能更合乎实际。那就是:

介子推见到晋国国内动乱不安,杀来杀去,都是为了利益之争,自己跟随公子重耳在外奔走多年,一直颠簸流离,对当时的政治生活已经非常厌倦,不想再参与其中。靠祖上的荫庇,自己家境富裕,不如远离市井,过清净无扰的生活,这样也能使自己的母亲不再为自己的安危担心,以安度晚年。于是介子推就带着他的母亲离开晋国都城,跑到外地,远离分争,找了个稳妥的地方隐居了起来。

这样一来,介子推不但是个好人,是个孝子,而且胸怀也比较宽广,使得他的形象大为改观。

晋文公姬重耳得知介子推隐居的事情之后,就派人寻找,没有找到。听到消息说他进入了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的山中,于是就环绕着绵上山而把它封给了介子推,作为介子推的田地,称为介山。

晋文公说:“以此来记录我的过错,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奖赏后来又在进行,跟随公子重耳逃亡的小臣壶叔,走向前来,对晋文公说道:“国君进行了三次奖赏,都没有奖赏到我,我只好前来请罪。”

晋文公回答他说:“用仁义教导我,防止我犯错施以恩惠,这样的人受上赏。在行事上辅佐我,最终能使我回国即位,这样的人受次赏。冒着弓箭炮石作战,立下汗马功劳,这样的人受又次赏。如果是凭着体力为我服务,而不能弥补我的过失的,这样的人受又再次赏。三赏之后,就要轮到你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