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9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连皇家的宫墙都是用夯土建筑,民间普及就更不用说了。可见,用板砖筑墙普及到民居还需要时间。所以,那时候的地面建筑能够采用板砖的除了寺塔之外,其他使用的大概也只有不需要计算成本的公共建筑。板砖好使,但是制作颇付功夫。在没有流水线生产的当时,每一块砖头都是人工制模,然后晒干,最后还要垒窑烧制,过程复杂,而且难度颇大,普及并不容易。所以,只有到宋朝,制砖技术和制砖规模开始有了提升之后,制砖成本开始下降,民间砖墙才开始普及:

到宋元时期的地面建筑,砖墙内外皆用平砖顺砌,但在墙体中间必加"暗丁"搭接,联成整体。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 p172

日期:2019-03-02 16:14:40

到隋唐时期,好大的宫殿、苑囿、府第、寺塔等的营建工程,对砖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砖窑体积扩大,窑室增高,从"横焰窑"演变为"倒焰窑"。唐宋砖产量的上升,一方面象砖塔之类的整体砖构建筑增多了,另方面也使木构建筑的山墙、槛墙逐渐以砖代土。

到明代,官手工业所控制的砖瓦生产已形成大规模生产优质砖的窑区,各窑区生产有明确分工和例定产量。如苏州窑专造细料方砖,武清窑专造城砖;规模最大的临清窑,早期承造城砖、券砖、斧刃砖、线砖、平身砖、望板砖和方砖,后期则集中烧成城砖、斧刃砖。规定每年烧造城砖一百万块,斧刃砖四十万块。这些庞大数量的官砖,都通过大运河,大部分由粮船带运,小部分用民船运,千里迢迢运到北京。产品之精,生产、运输规模之大,是很惊人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