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3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尧舜禹时代是洪水泛滥的时代,《尚书》描绘云“浩浩怀山襄陵”,这种景象不象在华北平原,因为那里很少有山。史书又载鲧窃息壤堵洪水,据考证这种息壤就在荆州或零陵。[5]《竹书纪年》:“夏道将兴,青龙止于郊,祝融之神降于崇山,乃受舜禅,即天子之位”。南岳最高峰上的祝融庙至今还在,香火不断。《南岳志》引《符子》云:“舜禅夏禹于洞庭之野”,表明舜和禹的政治中心都在湖南天疑。

2、会稽山在南楚。禹葬之会稽山在何处,现在仍有不同意见[6]。按《南山经·南次二经》可知其山应在南方。南次二经西从柜山开始,三千四百里至会稽山,会稽山以东又三千八百里至东端处海上之漆吴山,可见,其山该在南次二经之中部。若会稽山在浙江,则漆吴之山当在太平洋3000多里处,这可能吗?其实《海内东经》说得非常明确:“会稽山在大楚南”。

3、“霍山”“大越”一处,“苍梧”“茅山”一地。《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大禹在南岳委宛山得“金简之书”后开始全国范围的治水工作,“以行川始于霍山(南岳衡山又名霍山)……禹济江南……计于苍梧……周行天下,归还大越,登茅山(《史记》注禹到大越上苗山,《十道志》会稽山本名茅山又名苗山)以朝四方群臣……乃大会计治国之道……遂更名茅山曰会稽之山。因传国政,休养万民,国号夏”,此段记载大有文章:其一,“始于霍山”,“归还大越”,明“霍山”“大越”一地也。《史记·吴太伯世家》正义:“南夷之地,蛮亦称越”,南岳处南蛮,当然可称大越。其二,“计于苍梧”与“计于苗山”,明苍梧与苗山实为一地也,苗山者,禹之祖籍三苗之山也,苍梧者舜葬苍梧之野之苍梧也,茅山是小地名,苍梧是大地名。实指茅山。再联系上文“舜禅夏禹于洞庭之野”,可知会稽山在湖南无疑。《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载禹死前嘱葬会稽,是因为他不忘在会稽(南岳)取“金简玉字”之书以平水土,详该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