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0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6-07-07 09:35:23

第六章希特勒的政治理念

希特勒所有的政治理念全部都真实的写在了《我的奋斗》一书中,包括他要消灭法国,进攻苏联这些主张统统都写在了书里。这实在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一个阴谋家和独裁者居然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真实的告诉了每一个人,包括他的敌人。

希特勒关于种族主义的思想明显受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优秀的人群通过竞争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从而繁衍扩大,而劣等人群则由于在竞争中落败而被淘汰。这当然是胡说八道,但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却是非常流行的一种学说,并且被认为是科学的。

在此基础上希特勒赤裸裸的提出雅利安人种的日耳曼民族是地球上最优秀的民族,其它各个民族统统都是劣等民族,犹太人最低级,斯拉夫人只比犹太人强一点点。

希特勒要建立一个“大德国”,即俾斯麦在统一德国时被放弃的“大德意志”方案。这个“大德国”不仅包括德国而且包括奥地利,并且包括在一战后德奥两国被迫割让的领土,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波兰的波兰走廊等德意志民族大量聚居的地方。

关于德国的安全问题,希特勒认为必须消灭德国的世仇法国,并且要在东方进行扩张,扩张的对象主要是苏联。消灭法国是为了保证德国的安全,而消灭苏联则更多的是出于为德国拓展所谓的“生存空间”也就是将苏联作为德国的殖民地。希特勒批评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殖民地政策,“领土(扩张)政策是不能在喀麦隆实现的,今天几乎完全只能在欧洲实现”(1); “只有在东方才有可能……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主要是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这就是说,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向前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2);“今天我们来谈欧洲的土地,我们指的首先只能是俄国和它的藩国”(3)。这就是他之所以要在已经打败法国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进攻苏联的原因。德国将处于整个欧洲的顶端,不同的殖民地满足德国不同的需要,西欧将成为德国工业的补充,东欧为德国提供劳动力,苏联为德国提供农产品和工业原材料,而整个欧洲都将成为德国工业品的市场,如此一来第三帝国则可安享千年。按照希特勒的话说就是“没有剑,就不可能有经济政策,没有权力,就不可能有工业化”(4)。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