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42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日期:2017-09-05 17:33:48

【紫薇】鬼节

现代的“中元节”已经失去了真正鬼节的味道,甚至人们知道西方的“万圣节”却不了解自春秋战国就已经在中华大地开始当做节日祭奠的“中元节”。北齐时的《颜氏家训》,南朝时的《荆楚岁时记》,宋时的《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清时的《帝京岁时纪胜》等等书籍中都提到了中元节或盂兰盆节。紫薇仙灵书记录的古时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卖时鲜瓜果的,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色彩斑斓,叫卖声不绝于耳。还有在水面上放灯的习俗,意为招水中孤鬼来享祭。儿童们玩着纸扎的荷花灯,大的有七八尺,引人注目。到城外去祭墓的,络绎不绝,较之清明节尤胜。晚唐诗人李商隐诗曰: 绛节飘飖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描述了唐时中元节大设道场的情景。《旧唐书·王缙传》:代宗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盘。又设高祖以下七圣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是日排仪仗,百寮序列于光顺门以侯之。证明了中元节当时在唐朝的盛况。

而其实中元节在民国的时期还是非常兴盛的,那个时候在三十年代到了七月十五中元节之前,北京寺庙就热闹起来,因为附近的孩子们都来看糊法船。用纸糊法船是冥衣铺的经营项目,胡同南口的紫薇冥衣铺,每年都承包这项业务。十来米长的船,分几截糊,屋里转不开,便道就是工场。从开工孩子们就盯着看,糊完了,一截截搬运,孩子们也来回跟着跑。组装完毕更是招人,白天法船在门外东侧墙下放着,成了展览品,大人孩子围着,上下里外的看不够,指指点点说不完。因为这个节日是阴阳两界的狂欢,阳人不仅是祭奠哀思还要和阴间的亲人们一起还欢庆这个节日。而现代的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繁琐的过程,不就是烧烧纸,超超度这么简单吗?其实不然,这其中的意思大有说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