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25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晋文公流浪在外,狐偃和赵衰是主要谋士。但是狐偃有点仗着舅舅的身份经常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晋文公,自己亦知道做法不妥,可能会遭到晋文公秋后算账,于是以退为进,在回国之际继续“将军”。

“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也,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逼着国君表态发誓,岂能没有反弹?但这是狐偃的性格所致,这必然使狐氏家族与晋文公的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赵衰则不同,他深深懂得功高震主的道理,明白大恩无以回报就可能转化为大仇的道理,绝对不会仗着老资格和什么“疲劳苦劳”就向晋文公伸手索取报酬。恰恰相反他一再忍让,一再把机会让给别人,一直让到晋文公本人感到不好意思。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晋文公,作为一代雄主,可以发现他与历代开国国君并没有什么两样,比如他对介子推的寡恩刻薄或者“遗忘”,就被历史学家狠狠地写了一篇;狐偃之所以在大功告成的前夜,表示要挂冠而去,以此胁迫,也很难说这不是对晋文公的深刻了解;

如此看来,晋文公对待赵衰就未必没有戒心。赵衰越是忍让越是谦虚,很可能也越让晋文公不放心。事实上,他也充分利用了赵衰的忍让谦虚,结果导致赵衰在转折的关键点城濮大战中寸功未立,在群雄并起之际湮没无闻,一度连荀林父这样的晚辈,都走到他前面去了。这不能不说是雄主猜忌所致。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