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4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也就是说,秦国君臣定下大决战提前到来之后,并没有立刻进攻赵国,而是大约在两年后才进攻赵国上党。那么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秦国在做什么谋划呢?在这一集中,我们就来讨论一下。

一、在政治上

向天下诸侯申明赵国狼子野心,毫无信义,窃取秦国上党之地(这不本来是韩国的吗?),在政治上先陷赵国于不利地位,秦国出动“复仇”大军,那是兵正、义正、礼正,而且秦国也可借机向天下诸侯表明自己争夺上党的决心。

二、在外交上

做完了政治上的宣传之后,接下来是具体的做法。在外交上,秦国以范雎为首,坐镇咸阳(战争开始后,为了利于办事,范雎把外交的总部设立在了关外的安邑),范雎选拔许多外交大臣,之后,定下了两路人马。一路主要负责燕、齐、楚三国;另一路主要负责魏、韩两国。

主要任务是:使得六国的合纵不能形成,至少保持中立;如果能够达到分化、离间与赵国的关系,效果更佳。

主要方法是:大肆的散布金银珠宝,使得“抗秦派”不能得势,最好是被贬、被逐。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在《分化六国合纵》那一章,秦国仅仅花了八千多斤黄金,就把事情办好了,由此可见,秦国的金钱外交策略的巨大威力。

三、在战备上

秦国在三年前就进行了战略储备广积粮草、军械、盐、铁、皮革、马匹、医药品等等战备物资,虽然有了这几年的储备积蓄,但是还是不够。因为在这三年的外围战中,秦国连续攻韩,虽然屡战屡胜,但是自身也确实消耗了不少的物资;秦、赵这次是举国战略大决战,消耗的物资更是无法计数,而且秦国远征赵国,消耗量远远比赵国大。所以,秦国大肆囤积战略物资,也引起了六国密报的注意,六国也意识到了一场狂风暴雨即将到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