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伯特兰·罗素与哲学思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本文是爱因斯坦专门为保罗·亚瑟·席尔普编辑的《在世哲学家丛书》(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ers)第五卷《伯特兰·罗素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Bertrand Russell)所写,1946年首次出版。文中所引罗素的著作《意义与真理的探究》(An Inquiry into Meaning and Truth)于1940年出版。必须指出的是,本文虽是用德文所写,但德文版的出版时间却晚于英文版。两者之间并不完全一致,例如第一段的结尾部分。本文译自1953年德文版《我的世界观》。

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社会主义者、和平主义者、自由撰稿人和自由演讲者。

凡勃伦(Thorstein B. Veblen,1857—1929),美国社会批评家,以对资本主义的辛辣讽刺著称。凡勃伦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农业社区的一个挪威移民家庭,从小讲挪威语,直到十几岁才开始讲英语。由于他不修边幅、放荡不羁、极不合群,再加上他对宗教的怀疑,他与学术界似乎格格不入。大学毕业后,没有机构愿意聘他。直到34岁,他才在康奈尔大学谋到一个职位。1899年,42岁的凡勃伦出版了他第一部也是最著名的作品《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按照瑞士历史学家希尔伯施密特(Max Silberschmidt,1899—1989)的看法,他可以被称为美国的“卡尔·马克思”。他和康芒斯(John R. Commons,1862—1945)创立了“制度经济学”。在他看来,现代人只是未十分开化的野蛮人,这表现在有闲阶级喜爱炫耀财富、穷奢极欲上。这与野蛮人为获得部族认同而展示体力和武艺一样。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