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伟大的败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请您根除掉我们头脑中的不理智想法, 给我们指明通往永恒的智慧之途, 您用这种智慧主宰着我们,所以凡事皆公正。

——克里安西斯,《宙斯颂》

先知还是小说家?历史学家还是诗人?索尔仁尼琴身上总是体现出两种本性,但是当他从一部巨著转向另外一部巨著过程中,无论是诗人气质,还是预言能力,都发生了变化。在集中营“板块”(其代表作是《古拉格群岛》)的创作中,先知和诗人所占的比重各占一半。这些作品表露出浓浓的预言家的口吻,就篇幅而言,它几乎与故事情节平分秋色。第二大“板块”《红轮》则是不同的建构,作品指向的都是过去的历史。索尔仁尼琴再现了保罗·利科使用过的手法,即历史叙事不是从创建国家的种种传说写起,恰恰相反,而是先描述对种种传说的消解以及使国家瓦解的种种灾难事件。《1917年4月》里的时间顺序就采用了这种倒叙设置。所以,文中的先知就不得不停止说话,因为牌局已经结束,即赌输了的局面已众所周知。在创作这类作品时,索尔仁尼琴意在找到那个使俄国开始滑向灾难深渊的时间点。

在国家刚刚开始转型时,面对各种打击(也不无索尔仁尼琴的“功劳”)那个贫弱的集权国家开始风雨飘摇起来,这个一贯的斗士正待在自己佛蒙特州的处所里,在亲人的陪伴下花费毕生精力的巨著终于画上了句号,与它相比,《古拉格群岛》变成了一个迫不得已下草就的插笔。这个卡文迪什的隐居者注视着那些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种种事件,他透过两个棱面进行了审视。一个是混乱时期,当时觊觎俄国沙皇宝座的时而是僭主者,时而是波兰王子,最后波兰人在自己的俄罗斯同盟者的协助下占领了克里姆林宫。索尔仁尼琴并不是第一个将这两个时期进行对比的人,在他之前,阿列克谢·托尔斯泰曾在《苦难的历程》中使用过这一手法。(在自己的短篇小说《杏子酱》里,索尔仁尼琴为他非常熟悉的托尔斯泰刻画了一幅讽刺肖像。)混乱时期作为衬景出现在国内战争时期所写的全部俄罗斯诗作中,在马克西米里安·沃罗申的诗作中尤甚,作家在《红轮》中多次引用这些诗作。对于索尔仁尼琴而言,混乱时期是俄罗斯民族灾难的源头,但他认为在俄罗斯历史上类似的混乱时期一共有三个,第二个是导致国内战争的1917年,第三个是在他的《红轮》即将收尾时愈演愈烈的动荡不安的20世纪90年代,这时经济崩盘,欠下巨额的外债,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以斯拉夫民族为核心的帝国解体(索尔仁尼琴特别珍视这一斯拉夫民族之核)。作家对这三个混乱时期进行了对比,他发现,每逢这种时刻,俄罗斯的形象都会暗淡无光,就像褪了色的圣像画上的圣徒面容一样。这让人想起了一种民间口头文学体裁——“哀泣词”,泪花遮住了脸庞,面部表情变得模糊不清。而且,这种哀泣感在史诗的字里行间里越来越明显,车轮成了作品的一个重要意象,它残酷无情,步伐坚定,就像刚刚挣脱了以西结[1]的马车似的(以西结常常出现在俄罗斯北部的圣像画中)。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