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巴黎 1、世界的模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15到16世纪,艺术史上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过着这样的日子:他们有委托人,有任务,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蒙娜丽莎》是达·芬奇为富商约稿所绘,米开朗琪罗独挑西斯廷教堂天顶画,系教皇逼迫而成。到17世纪,北方画家如鲁本斯、凡代克、伦勃朗们,也多是依委托作画;18世纪名家如布歇、弗拉戈纳尔这些人,多是为宫廷贵族画画而成名。虽然17世纪西班牙大名家委拉斯凯兹常说,他愿意为西班牙平民画像,但那时节,能支撑他们生活的,依然是高官贵族。美术史家会举出荷兰名手老勃鲁盖尔的例子:他不是个扎根土地的农民画家吗?事实上,勃鲁盖尔们所做的农村风俗画,最后兑现为金币,还是卖给荷兰的市民阶层。

欧洲艺术家需要委托人和贵族阶层的供养,这是19世纪之前的通例,又非止画家如此。伟大的巴赫1750年死去时,音乐家依然不过是显贵家的仆人;莫扎特名气最盛时,也得投托着维也纳的宫廷和贵人。18世纪法国大静物画家夏尔丹曾经自嘲:要不是太太家有钱,供得起他画自家厨房玩儿,他可能也得去到处拍富人马屁呢。

然而19世纪的到来,令艺术家们的生活天翻地覆。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王室权威渐落,艺术家们也愿意为自己寻一条骄傲的道路。贝多芬在年满三十时,就曾慷慨激昂地宣称:“只要我随意写几首曲子,就能够解救我朋友的危急!”这是新一代艺术家们的理想,他们可以摆脱仆人的地位,不必依附教皇、领主、爵爷们。世界广阔无边,他们尽可以横刀纵马,创造自己的艺术——至少他们是这么认为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