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7节:在哈尔滨(5)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东北铁路工人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刻苦兴家、艰苦奋斗的战斗作风,他们是在战争紧张、物资缺乏、生活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军运任务的。东北解放的头两年,因为我们还不能给铁路工人发工资,每人每月只发给一百三十斤高粱米维持生活。有一次我去哈尔滨机务段,看见工人们穿得很破,寒天冻地腿上缠着麻袋片,干活很吃力。问他们有什么困难,一位老工人说:“吃不饱,干活没劲。”他们就靠这一百多斤高粱米,拉家带口维持生活,坚持上班,坚持修车。我回来把这个情况向陈云同志汇报,陈云同志当即决定,将每人每月的高粱米增加到二百五十斤。这也只能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而铁路工人们体谅党和国家的困难,毫无怨言,他们说:“为了支援前线,不给钱也干。”

在紧张的军运中,他们勒紧裤带,冒着生命危险,抢修被炸坏的线路和设备。经常是敌机刚刚飞走,大火未消,硝烟未散,不顾敌人扔下的一些炸弹还没爆炸,铁路工人和员工家属们就奔向现场,抬钢轨,扛枕木,挑沙子,填平弹坑,铺设线路。由北安、齐齐哈尔、昂昂溪、白城子、哈尔滨、吉林等后方机务段组织的特别运输队的乘务员们,告别父母、妻子的时候,没说到什么地方、去干什么,没想是否能回来,他们只说一句:“这次出乘日子长,不用惦记。”拎起饭盒就走。多少不平凡的事迹,就是这些平平凡凡的铁路工人和家属创造出来的:机车被打坏了,我们的司机头上顶着闸瓦,冒着敌机扫射,抢上去修;途中机车燃轴起火,乘务员冒着生命危险,蹲在机车底部拉条上,给轴箱填硬油;炉条坏了,他们把草袋子蘸上水,披在身上,钻进灰箱里去修;有的宿营车被打坏,乘务员就在煤水车顶上休息。东北晚秋的夜里,寒风刺骨,可我们的铁路工人抱着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坚定信念,天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