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6节:大生产(1)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七大生产

在开展对敌斗争的同时,边区军民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以坚持战争,解决军民的吃饭和穿衣两大问题。

生产建设中农业是主要的。为了鼓舞占人口总数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初步改善他们的生活,实行了减租减息,削弱农村中过苛的封建剥削;同时为了团结抗日,也规定了保证交租交息的政策。认真执行这一政策,不仅中贫农的生产热忱高涨了,就是地富的生产情绪也提高了。政府更扶助生产,减少税收,每年只收一次统一累进的抗日救国公粮。奖励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此外还奖励开荒、种棉、种植特产(如蓝靛等),都对农业生产起了推动作用,使边区生产运动更加蓬勃发展。特别是实行劳武结合,初步得到变工互助的经验。当毛泽东同志“组织起来”的号召提出后,边区便掀起一次空前的变工互助运动。根据边区群英会所得材料,到一九四四年底,仅晋西北区三十九万一千七百八十八个劳动力,参加变工互相的已达十四万六千五百五十人,占全体劳动力的百分之三十七点四。兴县一九四五年的统计,六个区一个市的农业劳动力共二万三千四百六十六人中,参加变工互助的占百分之四十三点六。个别村庄如劳动英雄温象拴村,劳动力组织起来的达到百分之九十六。

变工互助是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私有财产基础上)的集体劳动。开始普遍采用小组变工,人数少,一工顶一工,办法很简单。后来感到这种工顶工,因倒地等关系,有时耽误生产,有些地方就开始打乱耕作的办法,就是按庄稼先后、地段的远近耕作,提高劳动效率。后来更发展到依劳动力强弱评工,就使变工互助形式更加完善。并创造出种地和各种副业变工,男耕与女织变工,变工办学校,农民与医生变工等丰富的内容,以及劳武结合的许多形式。变工互助的好处是节省人力,比如农民送粪,一头毛驴需跟一个人,变工组一个人就能带管三四头毛驴。但更重要的是在集体劳动中,通过互相督促、鼓励竞赛等使每个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临县很多村庄往年秋收一般需三十天到四十天,变工后只要十三天到二十天就结束了。人们拿这省下来的劳动力去作别的,便使收入增加。如兴县劳动英雄温象拴村,一九四四年共增产粮食达二千八百八十六石。保德劳动英雄袁谦村(袁家里)由于实行大变工,一九四四年生产粮食较一九四三年几乎增加了一倍,总共收入粮食一千一百四十九石。全村开支六百四十四石,余粮相当于全年需粮的百分之七十八点四三,做到耕种两年便可余粮一年半。组织起来是群众翻身的必由之路,人民已由切身经验中信服了这真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