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117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叔孙通本是秦朝廷的待诏博士。所谓的“待诏”,字面上的意思是“等待皇帝的诏命”,说白了就是有一技之长而被养在内廷的人。也就是说,只要皇帝任何方面有需要,都可以设一个那一方面的待诏。叔孙通生于齐国故地薛郡,因为精通儒术有这一技之长而被召进宫,做了待诏博士。陈胜反秦,消息传入秦宫后,秦二世召集众儒生、博士人等商问对策,当时人人都劝说秦二世赶快出兵攻打反贼,只有叔孙通一口咬定陈胜之辈只不过是鼠窃狗盗之辈,算不得反贼。秦二世自欺欺人,硬将那些公然称说陈胜是反贼的儒生全都下狱治罪,独独赏赐叔孙通布帛、鲜衣,并当场揭了叔孙通“待诏”之名,直接封为博士。叔孙通出宫之后,很多人责怪他当面阿谀秦二世,叔孙通却说“你们不知道,我今天差点差一点就不能从虎口逃生”,说完叔孙通赶忙收拾了行李匆忙逃回老家薛郡。后来项梁的队伍到了薛郡,叔孙通便找上项梁跟了项梁。再后来项梁兵败定陶,叔孙通便跟了楚怀王熊心。等到项羽称西楚霸王,熊心迁居长沙,叔孙通又被项羽留在了身边。再之后,项羽率军去攻打田齐,刘邦趁机率军攻入彭城,叔孙通从此便跟了刘邦。

叔孙通是个大儒,平时身边有百十来个儒生弟子跟着他,这一百来人包括叔孙通日常都是着儒服冠儒冠。但是刘邦这个人,一向看不上儒生,平生只要见到戴儒冠的人,气就不打一处来,甚至会上前摘了人家的帽子掏出自己的家伙便往里面小便。叔孙通虽是儒士,但为人很懂得变通,知道刘邦见到他着儒服冠儒冠不高兴,就按楚地风俗叫人缝制短衣,改换头面。刘邦喜欢懂变通的人,见叔孙通改换了衣冠,便让他在汉国继续做博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